查看原文
其他

Mplus | 潜变量分析模型概述

翁雪玲 自我整合 2023-02-24

潜变量分析模型概述

1 变量的类型

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变量划分成不同的类别。 

1.1 潜变量 vs. 显变量

潜变量(Latent Variable)通常是指不能直接观测的变量(Joreskog & Sorbom, 1979),需要借助外显的测量指标来估计。

外显变量(Manifest Variable)或观测变量(Observed Variable)是可以直接观测的变量,如个体在量表/问卷条目上的得分或温度计上的读数。

1.2 分类变量

分类变量(Categorical Variable)就是用少数几个数字代表不同类别对象的变量(Agresti, 2007)。例如:李克特5点计分。

1.3 连续变量

连续变量(Continuous Variable)是指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存在任意可能值的变量。例如:时间变量。

1.4 顺序变量 vs. 名义变量

顺序变量(Ordinal Variable)是有大小、高低之差的类别变量。例如:教师的职称从讲师、副教授到教授。

名义变量(Nominal Variable)则是没有顺序的类别变量,是用数字代表某类事物,数字之间并没有量的关系,只具有指代关系。如将性别分成男和女,分别用0或1表示。

1.5 计数变量

计数变量(Count Variable)在研究中记录目标时间的次数。例如:在儿童的攻击实验中记录下特定时间内儿童展现攻击行为的次数。计数变量服从泊松模型分布(Poisson Distribution)。

1.6 外生变量 vs. 内生变量

外生变量(Exogenous Variable)和内生变量(Endogenous Variable)存在在一个模型中,根据变量在模型中的作用将其划分。

内生变量是指影响其的因素在模型之内,外生变量则指影响其的因素在模型之外。

两者在路径图上的区别:一个只有发出的箭头而没有箭头指向的变量是外生变量,凡是有箭头指向的变量即是内生变量,不管是否发出箭头。

在上图中x1、x2、x3为外生变量,y1、y2、y3为内生变量。 

处于内生变量位置的潜变量称作内生潜变量(Endogenous Latent Variable),在LISREL 系统中分别使用yη 表示内生显变量和内生潜变量。处于外生变量位置的潜变量称作外生潜变量(Exogenous Latent Variable),用ξ 分别表示外生潜变量和外生显变量。

2 潜变量分析模型(Latent Variable Modeling)

2.1 潜变量模型的含义

研究者使用外显变量对潜变量进行操作化,同时使用统计模型来估计外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,进而使用可观测的外显变量来间接估计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。这些统计模型被统称为潜变量模型(Latent Variable Modeling, LVM)。凡是涉及测量指标与潜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都是LVM。

2.1 潜变量分析模型的分类

2.2 潜变量分析模型的分类(扩展)

横断面模型:即都是连续的数据,在同一时间点上获取,类似于横向研究。

纵向模型:追踪研究的数据,数据在两次以上,类似于纵向研究。

3 因子分析(Factor Analysis)

当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均为连续型变量时,处理外显测量指标与潜在因子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因子分析(Factor Analysis, FA)。

4 Item Response Theory, IRT

当潜变量为连续变量,外显指标为分类变量时,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,此时的分析方法为项目反应理论分析或潜特质分析。

5 潜在类别分析(Latent Class Analysis, LCA)

潜在类别分析(Lazarsfeld & Henry, 1968)是通过间断的潜变量即潜在类别(Class)来解释外显指标间的关联,使外显指标间的关联通过潜在类别变量来估计,进而维持其局部独立性的统计方法。

6 潜在转换分析(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, LTA)

为了解释个体类别属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需要使用纵向数据,这时的分析方法称作潜在转换分析(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, LTA; Collins, & Lanza, 2010),其目的在于刻画不同类别组个体随时间而改变类别属性的情况。

7 因子混合模型(Factor Mixture Model, FMM)

因子混合模型(e.g., Lubke & Muthén, 2005)用于处理存在异质群体是的因子分析问题。FMM同时具有LCA和FA的特点。在FMM中,同时用因子和潜类别两种潜变量对观测数据进行建模。换句话说,通过同时抽取连续和类别的因子使观测指标达成局部独立性。

8 回归混合模型(Regression Mixture Model, RMM)

将LCA与传统的回归模型相结合形成回归混合模型,即不同的类别群体建立各自的回归模型(Ding, 2006)。可以将传统的回归模型视作RMM的特例,即只存在一个潜类别组。更一般的连续和间断潜变量结合的形式是结构方程混合模型(Structural Equation Mixture Modeling; SEMM; Bauer, & Curran, 2004; Muthén, 2001),回归混合模型可以视作其特例。

9 增长混合模型(Growth Mixture Model, GMM)

传统的增长模型(Growth Model, i.e.,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, HLM or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s, LGCM)并没有考虑群体异质性,即假设研究样本中的所有个体有着相同的增长轨迹。很多情况下群体存在异质性,当考虑群体异质性的增长模型有两种形式:增长混合模型(Growth Mixture Modeling, GMM; Muthén & Muthén, 2000; Muthén, 2003; 2004)和(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, LCGA; Nagin, 1999)。

GMM中同一个类别有着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增长轨迹,即同一潜类内部个体允许存在变异。如下图是一个GMM的发展轨迹图。图中3条加粗的线条为3个潜在类别发展轨迹,同时存在多条与潜在类别发展轨迹类似的个体发展轨迹。

10 多水平混合模型(Multilevel Mixture Model)

10.1 多水平潜类别分析(Multilevel Latent Class Analysis; Vermunt, 2008)

10.2 多水平回归混合模型(Multilevel Regression Mixture Analysis; Muthén & Asparouhov, 2009)

10.3 混合SEM (Mixture SEM; Bauer, & Curran, 2004) 以上内容来源:王孟成老师培训课件

声明: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与小编联系,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。

感谢您抽出  · 来阅读此文

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列分类文章

↓↓↓

Meta分析 | 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

撰写学术论文的检查清单

科研经历分享专题(二)

Meta分析 | 检索主题词

菜鸟发表论文十大简则

治疗

对患者走到门口说的内容要特别关注,因为患者在下一次不大会提起这些内容。

向左滑动

关注“自我整合”

从心开始做更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